肌少症和骨质疏松症可统称为“活动障碍综合征”,因此,老年人群的骨折可视为两者的共同后果。大量研究表明,老年人群骨折与肌量减少、肌力下降、跌倒增加、骨量减低密切关联。
多数大样本横断面研究显示,肌肉含量与骨密度呈正相关,肌肉含量下降是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危险因素。一项对非洲裔美国人、高加索人及中国人的研究结果表明瘦肉含量及握力与骨密度呈正相关,四肢肌肉含量每增加一个标准差,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风险下降37%。肌少症者较正常人罹患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风险增加1.8倍。韩国健康及营养调查结果显示,肌少症合并维生素D 缺乏组男女性全髋及股骨颈骨密度均显著降低。我国上海研究结果显示,肌少症在70岁以上女性的患病率为4.8%,男性为13.2%,与日本及韩国患病率接近,但低于高加索人,受试者下肢及躯干肌肉含量分别是股骨与脊柱骨密度的强预测因子。

肌少症不仅与低骨密度密切关联,也是髋部骨折的重要危险因素。有研究显示肌少症女性罹患骨质疏松症、骨折及1年内至少跌倒1次的风险显著升高,比值比分别为12.9、2.7及2.1。日本横断面研究结果表明老龄、低骨密度及肌少症是髋部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由此可见,肌少症是跌到及骨折的重要危险因素。